救灾,从完善城市公共装备开始 |
日期:2017-12-29来源:项目部 浏览量: |
我国应急公共装备的不足
城市公共装备不是指产业,而是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当前,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设施设备存在三个不足:一是应急公共装备投入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应急救援设备特别是大型特种救援设备数量有限,标准不高。一些城市在遇到突发应急事件时,由于手中资源不足,往往束手无策,陷于被动。二是应急公共装备配备不系统、不精细,缺乏对现代城市综合减灾和应急救援的科学研究,如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天气,有的城市因清除积雪能力不足而引起交通大面积阻塞;再如全封闭式公共汽车上的燃烧事件,因没有配备相应的逃生锤等而造成群死群伤现象。这些都暴露出我们在应急装备配置上的缺失和粗放。三是应急设施设备的维护不到位、应急演练缺乏针对性,人与设备的结合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城市公共装备是城市发展与文明的产物。一百多年前,西方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实践,最初的城市公共装备体现为常规性供给与运行,如消防、清障、垃圾处理等。后来,一些国家多次经历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在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体制,并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公共装备体系。美国各联邦、州、郡、市都有自己的紧急救援专业队伍,又被划分成消防、交通、医疗、危险品等若干功能组,各功能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都有强大的设备支撑。日本在这方面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1995年神户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内,就有2000多辆挖掘机、5000多辆清障车开进了灾区,而这些设备就是日本政府公共装备体系中一部分。
公共财政如何使用
面临我国应急公共装备不足现状,专家认为公共财产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完善体制安排。公共装备涉及公共财政如何使用问题,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公共装备资源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即城市需要哪些公共装备。二是公共装备供给的制度安排。一些地方政府,有钱的时候就拨点给部门买设备,没钱就不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设施基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与体制有关系。
近年来,中国城市逐步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除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完备的城市公共装备支撑,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还要能从容地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应急设施是按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时候,靠企业参与救助远远不够。
国家做还是市场做
公共装备的完善既需要国家做也需要市场介入,特别需要政府运用市场介入。国外发达国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由国家购买公共装备,建立高度统一的指挥系统。二是与企业达成“照付不议”契约,政府每年向企业支付一定费用,在应急需要时企业装备统一由国家调度。
从中国国情看,资金短缺问题是我们政府共同面临的瓶颈,需要探索资金渠道来源,公共装备可在“行政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方式下进行。一些领域可以交给市场,像付费雇保姆一样按协议来抓城市公共管理;一些通用性、应急性装备,相邻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共享。城市政府要统筹规划掌握各级、各类、各业务部门,包括防化、消毒、生活、医疗器械、救援抢险等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实物储备。强化与生产企业、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部门的协议储备,通过科学、规范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模式,切实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有效保障。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新思路。美国8000亿美元存量的融资租赁业务中,各级政府购买公共装备的融资占40%。融资租赁采取的金融支持有三种方式:一是“借鸡生蛋、卖蛋还租、最后得鸡”的设备融资租赁方式;二是政府将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资产(如高速公路、油道管线),以售后回租方式向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建设或购买公共装备;三是融资租赁公司向各级政府的市政工程项目公司提供融资服务。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