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编写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
日期:2017-12-29来源:项目部 浏览量: |
民防知识教育,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各级政府和民防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中学生民防知识教育,增强国防民防观念,提高防空防灾意识,形成基本的减灾避险能力,是保障中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因此,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的编写工作非常重要,一本高标准、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学大有裨益,对民防知识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笔者认为,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的编写,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力求“准”。教材内容是否正确和科学,语言是否符合规范,是教材的立足之本。对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授课,是中学生民防知识教育目前普遍采取的方式,也就是说,民防知识教材的读者对象是广大青少年。由此可见,教材编写要慎之又慎,绝不能在基础教育的阶段让他们接受错误的知识,力求教材无内容上的“硬伤”。首先,要做到内容准确。对教材涉及到民防知识的概念、科学依据、资料来源等方面,都要认真一一核对,来不得半点马虎。力求做到概念准确,观点正确,方法无误,事实可信,数据可靠。其次,要做到表述准确。民防知识教材的内容涉及领域广,覆盖范围大,包括战争知识、核生化武器知识、平时灾害防护知识等诸多方面,其中专业名词、专业术语较多,教材编写时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要求更高。要做到表达规范,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行文流畅,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是要力求“新”。现代战争局势不断变换,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袭斗争准备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于防空防灾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人们的认识和研究会逐步深化和更新,新知识、新成果大量涌现。因此,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编写要克服“旧”的弊端,与时俱进、力求新颖。一方面,要抓好内容更新。教材编写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修正知识体系。根据新标准新需要新知识的变化及时修订教材,充实新的科学内容,淘汰陈旧、过时甚至错误部分的内容。拿心肺复苏举例,2010年国际上对心肺复苏标准进行了修订,心肺复苏应遵循的原则及临床实践的操作指南与以往标准相比都做了一定的更改,若是民防知识教材中相对应的内容仍沿用旧的标准则不太适宜。教材中选用的课外阅读案例也要及时更新,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另一方面,要抓好形式创新。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民防知识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应充分考虑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和作用,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多媒体课件和影音光盘的研发制作,使之与书面教材相配套,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是要力求“简”。这里说的“简”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精简。“少则得,多则惑”。中学生课程较多,课时有限,任务繁重。民防知识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把握精简原则,避免长篇累牍、晦涩难懂。要重视教材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追求知识的相互连接、优化和整合。内容总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坚持少而精,浓缩教材内容,精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言简意赅,用有限的字数,把问题说清楚。另一层含义是指简单。“易则易知、简则从之”。教材内容要降低难度,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循序渐进,以便学生理解。例如,民防知识教材中核、化、生武器等知识相对比较枯燥,难度较大,可适当运用一些插画和图表,尽量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四是要力求“活”。理论固重要,应用更可贵。民防知识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民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防空防灾的方法和技能。教材编写要注重“生活化”。要依据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努力搭建好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操作和创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材编写还要注重“灵活化”。要改变单一的理论性、书面性学习方式,适当增加防空防灾方法和技能综合防护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实验、操作和训练,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
中学生民防知识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程。让我们共同努力,认真做好中学生民防知识教材的编写工作,通过系统化、针对化的民防知识教育,使广大中学生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掌握防空防灾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次教育终生受益”的目的,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出更加优秀的社会未来栋梁!
来源:江苏省民防局 作者:谢静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