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信息化建设浅谈 |
日期:2017-12-29来源:项目部 浏览量: |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军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人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人防信息化系统的保障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一、以“一网四系统”为基础
“一网四系统”是国家对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人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一网四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四个一工程”,即:编织“一张网”,建设互联互通的栅格化信息基础网络;建好“一个库”,构建分布存储、动态更新、联合共享人防指挥数据库;绘制“一幅图”,树立形象直观反映敌情我情战场环境的综合态势图;打通“一条链”,将警报链、指挥链、防护链、保障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实现无缝对接。“一网四系统”的作用,是全面整合人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使其能够发挥最大效能。只有完善“一网四系统”,人防信息化才能在战时和平时发挥可靠的保障作用。目前,各地人防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一网四系统”还不够完善,难以真正适应战时防空和平时应急救援的要求。因此,人防部门必须下大力完善“一网四系统”。一是要继续推进硬件建设。近年来,各级人防部门高度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入,配备了一些设备,构建了信息基础网络,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信息设备的升级换代速度很快,需要及时更新相关设备设施,并根据需要增添新的高技术信息化设备。二是要高度重视软件建设。长期以来,软件建设一直是人防信息化的软肋。各级人防部门应切实把应用软件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大投入、优先发展。要统筹规划软件建设任务,按照统一的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舍得投入经费购置上级人防部门统一研发的各种软件,并根据实际需要,依托军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发研制相关软件。三是要着力解决数据建设和共享问题。要充分认识加强数据建设的地位作用,把数据建设作为人防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要统一各类数据标准和格式,构建全面覆盖人防专业信息、重要经济目标信息、城市基础信息、社会综合信息以及敌情信息的人防综合数据库系统。数据建设要注重平时长期积累。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实时集中存储,严格访问控制,做好容灾备份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安全。要建立数据共享使用机制,健全数据查询、发布、使用规章制度。要建立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数据共享使用效益。四是要坚持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人防信息化是系统工程,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规划和建设,达到准确高效的目标。在建设中,要尽可能地做到覆盖街道、社区和重要目标单位,使各种指挥信息的快速高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有效防护行动。人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定期更新、改造和升级,完善数据,不断提升使用功能。
二、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助力
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大数据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将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要求实现“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的目标。面对信息爆炸、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大数据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在大数据时代,人防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助力,提升人防信息化的保障能力。一是要着力解决资源共享问题。人防部门自身的数据库容量有限,而互联网大数据、政府大数据、城市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是海量的。人防部门应当努力实现联网,将这些数据关联起来,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关联分析和统一管理,这些数据必定获得新生,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二是要大力借助科研单位和IT企业的力量。如同济南市公安局、山东大学以及一些城市那样,与浪潮集团合作,建立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浪潮云海大数据一体机作为数据挖掘利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实现系统数据的整体应用,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数据融合处理,从而为领导指挥决策,各情报分析提供支撑,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工作能力。三是要尽快启动大数据平台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综合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对人防各类资源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技术优势,更精确地为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提供服务。
三、以融合发展为重点
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式发展,人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为人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各地人防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坚持以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坚持战时保障与平时保障相融合。人防信息化的根本任务是保障战时防空袭指挥的稳定、可靠、顺畅和不间断,必须围绕防空袭作战的需要进行建设;同时,人防信息化更多的作用是保障平时应急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提高防灾救灾和办公效率。因此,要把战时保障和平时保障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战时保障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建设和训练,以平时保障的实践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为战时保障奠定良好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要坚持与应急管理相融合。要逐步实现与政府应急办公室和有关防灾救灾减灾主管部门互联互通,做到资源共享。积极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防灾救灾演习演练,充分利用人防信息化系统提供服务和保障。三是要坚持与智慧城市相融合。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人防信息化建设是在城市环境中进行的,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子系统。因此,必须与智慧城市相融合,一方面把人防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之中,并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促进人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利用人防信息化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服务和保障。
四、以人才队伍为保障
近年来,随着人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地人防部门新增了许多高技术的信息化设备设施,既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装备器材,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设备,人防低空预警设备、无人飞机等,又有人防指挥控制系统、空情处理系统、电子地理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综合政务平台、训练演练系统等软件,还逐步完善了人防综合数据库、人防光缆网等。大批高技术人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使用,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各级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要建立集科学、多专业为一体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配齐维护管理和操作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在面向社会招收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专业技术岗位练兵和比武竞赛活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二是要实行全员训练,实现人机结合。每一个人防指挥员和工作人员,都应该刻苦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技能。要走出去请进来,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信息化培训;结合各种训练演练活动,提高指挥员和工作人员操作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技能。三是要建立人防信息化专家库。在编制人防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人防信息化行业标准、开展人防信息化创新、组织人防信息化项目评审以及招投标等活动中,借助军地信息化专家的力量,为人防信息化建设服务。
(作者:山东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孟宪军、刘小彬)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