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大数据断想 |
日期:2017-12-29来源:项目部 浏览量: |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抢占大数据的制高点。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大数据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对各级人防部门来说,大数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树立大数据思维
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司令员林彪要求每天进行例常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那几乎是重复着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数据: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的火炮、车辆多少,枪支、物资多少……。有一天,参谋照例汇报当日的战况,林彪突然打断他:“刚才念的在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获,你们听到了吗?”大家都很茫然,因为如此战斗每天都有几十起,不都是差不多一模一样的枯燥数字吗?林彪扫视一周,见无人回答,便接连问了三句:“为什么那里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为什么那里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为什么在那里俘虏和击毙的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林彪大步走向挂满军用地图的墙壁,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说:“我猜想,不,我断定敌人的指挥所就在这里!”果然,部队很快就抓住了敌方的指挥官廖耀湘,并取得这场重要战役的胜利。这个故事说明,探求数据价值取决于把握数据的人,关键是人的数据思维;与其说是大数据创造了价值,不如说是大数据思维触发了新的价值增长。林彪作为优秀的军事家,具备了大数据思维的雏形,在指挥作战中高度重视掌握数据、分析有价值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大数据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心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助推简政放权完善政府监管,还是调整经济结构激发大众创新,李克强都不忘提醒要利用大数据。
大数据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企业和社会运转。哈佛商业评论说,大数据本质上是“一场管理革命”。大数据时代的决策不能仅凭经验,而真正要“拿数据说话”。因此,大数据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大数据思维。现在,人防部门有许多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大数据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大数据时代,如果思维落伍,跟不上形势发展,沿袭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就无法立于大数据的潮头,推进人防事业的创新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我们的任务,首先应该树立大数据思维,从靠经验决策,转变为靠数据决策。这就需要人防部门的每一个同志,都认真学习大数据相关知识,熟悉大数据技术,树立大数据思维,增强利用大数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养成善于利用大数据管理和决策的良好习惯,在大数据时代一展身手,大有作为。
掌握大数据资源
丰富的数据源是大数据发展的前提。联合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的数据存量在2010年已有1200艾字节(EB),并将以40%的年增长率继续递增(1艾字节相当于13亿中国人人手一本500页的书加起来的信息量)。难怪有人说,数据将成为一切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其战略意义甚至将超过土地、人力、技术和资本。目前,人防部门自身的综合数据库资源有限,并存在标准化、准确性、完整性低,利用价值不高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数据的价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数据,大数据利用就无从谈起。因此,人防部门应当强化收集数据的意识,构建大数据采集机制。采取无线射频识别、近距离无线通信、二维码、人体传感设备等多种采集方式,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搭建一批大数据采集平台,结合政务数据、公共资源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不同数据源的特点,构建多渠道、精准化、实时性的大数据采集体系,掌握丰富的数据资源。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防综合数据库。各种数据应当及时采集,不断更新,并做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各级人防综合数据库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其次,要扩大数据收集渠道。一是向互联网要数据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互联网用户是美国的2倍。在最近18个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加了10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产生的数据及其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正在迅猛增长。要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收集客户端(Web、App或者传感器形式等)的数据,并通过人防综合数据库进行查询和处理。二是向政府部门要数据资源。政府部门在数据占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有专门的统计部门、干部队伍进行相关工作,有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一类的信息资料,日常工作中也积累了大量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还有许多部门的数据与人防建设密切相关,如气象、防汛部门的气象水文数据,交通部门的道路、水路、航路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数据,公安部门的社情数据,信息化管理部门的通信设备设施、手段和技术力量数据,卫生部门的医疗救护数据,消防、地震、环保等部门的防震、防火、防环境污染数据,经济管理部门的各种物资数据,等等。要按照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精神,打通部门之间“信息孤岛”,按照“一数一源,授权使用,分层管理,分级应用”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尽快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数据的交汇、流通和共享。三是向智慧城市要数据资源。人民防空建设以城市为重点,并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决定了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各地城市兴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拥有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数据,是人防部门不可缺少的数据来源。人防部门应当在积极参加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主动利用人防信息化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服务和保障,并利用智慧城市的数据资源和建设成果促进人防事业发展。在广泛获取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数据标准,提供数据接口,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数据的结构化水平和数据汇聚程度,从而能进行更快更好更强的数据融合分析,以此来改进服务,优化流程,对其进行有效的关联分析和统一管理,为人防部门大数据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进大数据应用
某市组织的一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把大数据应用展现在人们眼前:某化工厂突然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市党政军和有关部门领导迅速进入人防指挥所实施救援指挥。指挥大厅大屏幕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该化工厂的有关数据,包括地理位置、生产储存有毒有害物品和种类及数量、泄露的氯气罐容积及氯气数量,化工厂职工及应急救援力量,以及事故原因、伤亡损失和应急响应情况,等等,现场情况一览无遗。指挥长要求各部门汇报救援相关数据后,大屏幕立即显示当时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可以紧急调动的各种专业队伍的位置、数量、装备器材;救援需要的交通治安管制、医疗救护、消除污染沾染的数据等。随即,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快速筛选、分析、运算,根据氯气数量、泄露速度和气象情况,计算出氯气泄露下风方向可能扩散的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居民的数量。根据道路、运输工具等数据,计算出疏散人员可以使用的疏散路线和需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等。指挥长据此立即下达命令,迅速就近调集治安、消防、防化、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快速堵漏,并对已泄露的氯气进行喷水稀释和洗消;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并紧急疏散工厂职工和周围居民。大数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以较短的时间取得救援最大成效,减轻了灾害事故损失。大数据应用不仅能在战时防空和平时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人防建设和管理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人防建设决策、施策的事项纷繁复杂,各类矛盾交织、各种变量融合的情况比比皆是。缺乏数据支撑的决策特别是凭经验做出的决策,往往“顾此失彼”,科学性、前瞻性不够。人防部门借助大数据手段,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乃至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于广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可以为决策提供更为系统、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决策实施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实时跟踪,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和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经验性决策造成的损失。因此,人防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一是要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搞好顶层设计。目前,一些城市人防部门已经开始启动大数据平台建设,但是这种各自为战的建设方式有许多弊端,容易走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的弯路。我们认为,应当由国家人防主管部门,或者由省级人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布局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制定建设规划,确定建设标准,明确建设任务,细化大数据应用内容和项目,在试点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二是要新增必要的高技术信息化设备设施,构建大数据平台。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依托现有“一网四系统”的人防信息化平台,新增储存量大、运算速度快的硬件设备,完善各种网络和数据信息传输通道,建立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一体化数据存储处理服务器、内存计算设备等作为数据挖掘利用的核心支撑平台,对系统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数据融合处理,为领导指挥决策,各情报分析提供支撑,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工作能力。三是要完善相关应用软件,提升大数据平台的工作效能。要持续开发完善大数据自动生成、采集以及数据快速处理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模拟、辅助决策等应用软件,为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分析挖掘创造条件,强化大数据对安全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的支撑。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中,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IT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合作建立人防大数据中心,推进大数据相关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应用推广等。要把人防大数据平台融入国防、政府和城市大数据平台,在严格保密制度和保密技术措施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数据和办事服务。推动各类共享开放数据与网上办事大厅、社区服务窗口等有机衔接,尽快实现申请材料历史查询、互认共享。面向公民和企业梳理加工、分类推送政务信息,构建经济高效、服务到位、体验良好的政务服务平台。
(作者:山东省人防办原副主任李百鸿,济南市中区地税局 李效松)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