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人防知识>理论研究

制脑作战:未来战争竞争新模式

日期:2017-12-29来源:项目部 浏览量:

  随着脑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脑为载体,以认知空间为作战空间的新的战争形式在悄然打响。争夺“制脑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相互竞争的新的战略制高点问题。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揭示人类智能形成和运作机制,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难以预见的影响。
  有效影响对手认知,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历来是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
  在人类军事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直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传统的战争主要是在物理空间进行的,随着人类对战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由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构成的认知空间正成为战争新的作战空间。
  认知空间逐步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重要领域。认知空间是指人类认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反映的是人的情感、意志、信仰和价值观等内容的无形空间,存在于斗争参与者的思想中。国家认知空间分散存在于每个个体的主观世界,由全社会无数个体的认知空间叠加而成。认知空间作战的对象是人,战场是整个人类社会。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认知空间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另一方面,认知空间较量的武器是精神信息,凡是精神信息可以传播到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战场。控制认知空间就是以影响乃至主导社会大众与国家精英的认知、情感、意识为指向,最终影响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民族精神、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历史信仰等,促使其放弃自己探索的理论认知、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达成不战而胜的战略目标。2006年,美军《联合信息作战》将认知域、物理域、信息域并列为信息作战的三重空间。
  心理作战日趋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样式。心理作战实质上是以精神信息为武器,在认知空间展开攻防对抗的信息战。对抗一方制造出心理战杀伤的武器——精神信息,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方式将精神信息传送出去,另一方的感官或意识接收到这一精神信息,在其影响下产生心理改变。整个心理作战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信息生成、信息传送及信息影响,而信息影响则是最不受控的一环。因为信息影响的对象是人,需要通过人自身意识发生作用。在传统战争条件下,心理作战信息对人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被动的、不可控的,其作战效果就大打折扣,“不战而屈人之兵”更多是一种追求,心理作战更多以武力战“婢女”的身份出现。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心理作战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心理作战作为一种战略手段进入人们视野。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类在自我认识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这势必给未来心理作战带来新的契机。
  脑科学技术为影响对手认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提供了直接手段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脑计划”的强力推动,围绕大脑开展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因此,脑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和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脑阅读技术让人脑思维意识直观化。人类的大脑是由一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组成。当神经元进行互动时会产生化学反应,它们会自然释放一种可测量的电脉冲。现代脑成像技术为透过颅骨无创伤、可反复、动态地阅读人类的大脑活动提供了方法和手段。通过读取这些脉冲,就可以对大脑活动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实现解析和阅读人脑思维活动的目的。澳大利亚发明的智能头箍,能够监测人脑内上百亿神经元的电流传输状况,帮助用户认识到当前所处的心理状态,包括注意力、集中力、投入度、兴奋度和压力程度等。
  脑刺激技术让人脑特定功能增强化。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一直梦想能够超越自身极限成为“超人”。随着现代脑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方法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脑刺激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加直接和快速的实现方法。研究发现,人类的认知能力同大脑特定脑区密切相关,对这些脑区施以特定的脑刺激技术,可帮助改善或增强大脑功能。在正常人身上实施无创脑刺激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睡眠、增强注意力、记忆力、警觉力和决策力。
  脑控技术让人机结合控制意念化。脑控技术是实现“意念控制”“人机合一”的新型脑科学技术。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在大脑产生动作意识之后和动作执行之前,其神经系统的电活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脑机接口技术是当前脑控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者采用无创脑机接口技术让普通人利用“意念”控制飞行器飞行。意念控制作战的思想,一直没有游离出美国军方的视野。从2004年开始,美国国防部就已投入巨资,在杜克大学的神经工程中心等全美6个实验室中展开了“思维控制机器人”的相关研究。
  控脑技术让人脑思维意识可控化。2012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的《神经科学:冲突与安全》报告认为,认知神经科学(含脑科学)具有武器化应用的潜力,可以研制出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的新型武器。美国国防部《2013-2017年国防科技发展计划》则提出,认知神经科学(含脑科学)的颠覆性应用前景是实施思维干扰与控制的神经生物战。尽管目前距离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尚早,但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美国《华盛顿邮报·军事周刊》曾披露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过控脑武器。
  用好脑科学,把认知空间争夺纳入战争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脑科学以及相关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为认知空间作战理论变革、武器装备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为“制脑权”的争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美军已把脑科学技术列为未来“改变战争规则、创造战争规则”的颠覆性技术之一。
  “类脑”将智能作战推向新阶段。“类脑”主要是通过借鉴人脑运行机理及人类智能的研究,研发在信息处理机制上类脑,认知行为和智能水平上类人的高智能机器人。其目标是使机器以类脑的方式实现人类具有的认知能力及其协同机制,最终达到或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类脑”智能的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军事战略行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军事强国已经在研发类脑处理器、类脑计算芯片等方向取得了重大进展,逐步形成以加速发展智能化武器装备为核心的竞争态势。目前这类装备已经从实验室走上军事应用,如防恐防暴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侦察机器人、作战机器人以及战场运输机器人等。
  “强脑”将潜能开发推向新阶段。“强脑”主要是通过电、磁、超声、激光等方式对大脑的特定区域实施刺激,促进和增强大脑的感知力、注意力、警觉力、记忆力和判断力等,从而达到提升人脑机能,保持军事活动高效的目的。认知域作战通常表现为作战人员特别是指挥人员的智慧、谋略、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博弈,体现为参战官兵素质能力、战斗精神、作战经验、战场态势感知等方面的较量。作战人员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往往取决于人脑的机能。近年来,美军开始关注如何增强士兵大脑机能,努力打造更加聪明、无畏的“超级士兵”。
  “脑控”将无人作战推向新阶段。“脑控”主要是借助脑机接口等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高效融合,实现人机合一,从系统层面提升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新世纪以来,美军就高度重视脑机接口技术的军事应用,投入巨资研究武器与人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用人的意念远程操控“机器战士”,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突破人类的生理极限,以降低战争伤亡率。未来战场上,赋予武器装备“随心所动”的智能化操作,各种“代理战士”“机器兵团”将有望成为无人作战的新样式、新角色。
  “控脑”将出奇制胜推向新阶段。“控脑”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直接对作战对象的大脑活动进行干扰甚至控制,在不知不觉或出其不意中达到“制脑”的目的。相比传统的作战武器,控脑武器可以直接干扰或控制敌军的大脑,造成其心理损伤、意识混乱甚至是幻觉,最终促使敌军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违背己方利益的行动,如放下武器、投降或自杀。控脑武器是实现从精神上控制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重要武器。目前,美军正在研发基于大脑控制或干扰的武器,如意识干预武器、幻视武器、幻听武器等。未来控脑武器会进一步朝着非致命性、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